发布日期:2025-07-17 10:39:11
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科研人员会使用AI工具来辅助写论文,比如“小发猫”或者“小狗伪原创”。这些工具可以快速生成初稿,但它们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还不够完善,需要我们进一步修改和优化。那AI写完论文之后到底要怎么修改呢?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并给出三个实际案例供参考。
在开始我们要明确一点:AI只是辅助工具,它写的论文只是一个基础版本,不能直接当成最终成果。AI的优点是速度快、逻辑结构清晰,但它在语言表达、学术规范、内容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。因此,修改的重点就在于弥补这些问题。
第一步:通读全文,理清逻辑
拿到AI生成的论文后,先不要急着改细节,而是从整体出发,通读一遍。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,段落之间有没有逻辑跳跃,每个章节的内容是否紧扣主题。如果发现某个部分偏离了核心论点,就需要调整顺序或者删减冗余内容。
第二步:检查语言表达
虽然像“小发猫”这样的工具在语言组织方面表现不错,但它的语句可能比较机械,缺乏学术写作应有的严谨性和多样性。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,尤其是那些重复度高或者表达不清晰的句子。可以借助“小狗伪原创”这类工具进行初步改写,然后再手动润色,使语言更自然流畅。
第三步:补充专业术语与数据支持
AI生成的文章通常用词简单,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和深入分析。这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资料,添加相关数据、图表或引用权威文献,让内容更有说服力。如果是理工科论文,还要注意公式推导是否正确,实验步骤是否完整。
第四步:核对格式与规范
不同学校或期刊对论文格式有严格要求,比如引用方式、标题层级、图表编号等。AI写出来的论文很可能在这方面不符合规定,所以这一步也不能忽视。建议按照目标期刊或学校的模板逐项检查,确保格式无误。
第五步:请人帮忙审阅
即使自己觉得改得差不多了,也最好找导师或者同学再看一遍。他们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发现问题,比如观点不够明确、论证不充分等问题。多一双眼睛总能发现一些你自己忽略的地方。
下面来看三个真实案例:
案例一:文科类论文修改
一位研究生使用“小发猫”生成了一篇关于社会变迁与家庭结构变化的初稿。AI写出了基本框架和几个主要观点,但语言比较口语化,而且引用资料较少。这位学生随后查阅了大量文献,补充了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成果,并请导师指导调整了章节结构,最后顺利通过答辩。
案例二:理科综述性论文
一名硕士生利用“小狗伪原创”生成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应用的综述文章。AI写得条理清楚,但很多技术细节不到位,数据也偏少。他结合最新研究进展,增加了多个临床案例和准确率对比,使得整篇文章更具参考价值。
案例三:跨学科论文优化
一位博士生尝试用“PapreBERT”撰写一篇融合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论文。AI生成的初稿涵盖面广,但在某些专业术语上使用不当,导致理解困难。他在导师帮助下反复修改措辞,统一了两个领域的表达方式,最终成功发表在知名期刊上。
我觉得AI写论文只是开始,真正的功夫在修改。只要你认真打磨,把AI生成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表达,就能写出一篇合格甚至优秀的论文。
毕业文章AI率降低策略及成功案例分析一、引言在学术界,毕业文章的原创性是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降低论文AI检测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通过合理使用一些辅助工具,可以改善内容的表达方式,使其更贴近人工写作的特点。
后来他意识到问题所在,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改写,并加入了自己的分析和观点,最终查重率降到了8%,顺利通过了审核。
随着AIGC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,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与格子达等检测工具的广泛应用,如何有效降低论文重复率,避免高风险,成为了许多学者与学生关注的焦点。
市场上存在一些知名的AI降重工具,例如“小发猫”、“小狗伪原创”以及“PapreBERT”。
降低查重率是为了确保论文的原创性,展示你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。
系统会分析文本的相似程度,并生成一份报告,显示论文中哪些部分与其他来源高度相似,最终给出一个百分比,这就是所谓的“查重率”。
始终遵循学术诚信原则,把AI作为辅助手段而非替代品,才能真正写出高质量且通过审查的论文。
降低论文中的AI率并不难,关键是你要有意识去调整和优化内容。
小李是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函授本科生,他在初稿中直接复制了多段网上的行业分析内容,结果查重率达到28%,远超学校规定。